• 潍坊报业集团主办
  • 山东重点新闻网站
首页>> 专题频道 文明办网 文明上网
画意的栖居
——乡村振兴之蔡家沟的变迁
来源:潍坊日报   2019-05-27 10:09:48
分享到:
 复制内容    

    □记者 袁训新 邵光耀

    蔡家沟是坐落于诸城南部常山南麓的一个小山村。

    5月22日下午,甫一进村,记者即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:各家错落有致的院墙上,红色、黄色、蓝色,浓重的彩绘让整个村庄成为了一幅巨大的油画;涂抹了各种色彩的枯木桩随意组成一片街景,令人眼前一亮;用水泥砖和鹅卵石铺就的村中小路上,几位老人正在大树下含饴弄孙,布谷鸟的叫声从远处飘来,不禁让人联想到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。

    当时间拨回到2017年以前,蔡家沟还是另一番模样:无集体资产、无经济来源、无年轻劳动力,人均年收入不足1万元,是一个空心化严重的“三无”村。村里的负责人跟我们描述,当时村里没有水泥路,多数院落破败不堪,村里卫生状况差,村民思想保守,甚至因为贫穷,村外的姑娘都不愿意嫁到蔡家沟来。

    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诸城市积极响应,蔡家沟由此开始出现转机。

    2017年,诸城市通过吸引工商资本下乡,发展果品旅游产业,山东万兴集团投资建起田园综合体。蔡家沟1130亩土地被流转出去,农民获得每亩800元的土地租金,仅此一项,户均年增收3500元。这一年,诸城市先后为该村投入500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,硬化道路1.2万平方米,整修背街小巷20余条,绿化街道3000平方米。这一年,来自北京的艺术家张同磊率先住进了村里,他是蔡家沟艺术试验场的联合发起人之一。在他的引荐下,来自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地,从事摄影、雕塑、绘画、音乐等职业的艺术家相聚于此。他们在保留房屋原貌的基础上,对闲置房屋进行改造,融入艺术元素,建起艺术家工作室、乡村图书馆、公共空间、乡村记忆馆、百工传习馆、古琴馆、美术馆等,村子面貌一天天发生变化。

    在这里,画家找到了自由挥洒自己艺术情怀的一方热土,老百姓自家的房子由政府出资改造了,转过来又通过出租获得收入。游客来了,培训的学生来了,参观考察的来了,村民的腰包也慢慢鼓起来,古老的村落与艺术碰撞出璀璨的火花。

    “现在我们有10个人常驻蔡家沟。当初之所以放弃大城市生活,能到这里来,除了政府的支持外,我们更看中蔡家沟的古风原貌,村民的朴实无华。艺术不应该是庙堂的艺术,更应该是接地气的艺术。我们秉持艺术家农民化、农民艺术家化的理念,平等地与农民对话,我们感染着他们,他们也影响着我们。虽然艺术介入乡村是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,但让村民参与进来,用艺术引领村民思想转变,提升农民素质,达到融合共建、共生共荣的目的,这是我们作为艺术家的情怀所在。”张同磊说。

    艺术家成为“新村民”,他们让当地村民的思想行为发生着深刻变化。今年56岁的赵冬梅手上的泥还没有洗干净,又拿起了画笔,经过张同磊的教授,半个多月的学习,她已经能画出一幅像模像样的油画来了。“艺术家给我们带来的变化,不只是教会我们作画,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我们作为蔡家沟人的自豪感。以前人家问我是哪个村的,我只说是常山东的,不好意思提我们这个穷村。现在我们不但过上了好日子,还有这么多艺术家常驻,再提我们村子,我这心里就有了底气。”赵冬梅说。

    驻村艺术家对农民进行艺术培训,培育文化艺术产业链,提高农民文化素养。张同磊坦言,团队本来希望在此深耕10年,让村貌和产业大变样,但现在看来,有政府的推动,他们的目标可能会提前实现。

    老树发新芽,老屋换新颜。如今的蔡家沟不仅有阡陌交通、鸡犬相闻,更有绚烂的艺术和充满自信的村民。

    蔡家沟妇女主任陈永红刚刚从家门口出来,看到艺术家李飞正在墙面上画一只鸟,她自然地招呼道:“老李还不歇歇呀”。村民与艺术家如此相知相熟,已经没有了彼此,令人心生羡慕。

    农家饭的味道从身旁小院里飘出来,我们也在夕阳的余晖中恋恋不舍地结束了一天的采访,耳边却不时回响起艺术家那句鲜亮的话语“情怀”,那是一句饱含了乡村泥土气息的心里话。



关心潍坊大事小情,就关注潍坊新闻网官方微信(微信号:wfnews001)!
     复制内容 责任编辑:   桃子
 相关新闻  

微信:潍坊新闻网 微信:潍坊生活通 新浪官方微博 腾讯官方微博 微信:潍坊移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