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潍坊报业集团主办
  • 山东重点新闻网站
首页>> 专题频道 文明办网 文明上网
郭洪利专注风筝扎制30年,将传统工艺融入现代造型制作
祖训血脉传承 只做精品风筝
来源:潍坊晚报   2019-04-24 08:35:01
分享到:
 复制内容    

    4月20日,在滨海国际风筝放飞场,大型风筝“鲲”和“妖精”惊艳亮相,引起了国内外友人和媒体的关注。这两只风筝出自我市风筝艺人郭洪利之手,他将传统潍坊风筝扎制工艺完美融入到现代风筝造型的制作中。专注扎制风筝30年,他的技艺早已成为行业翘楚,龙头蜈蚣作品曾斩获国家级非遗金奖。

郭洪利正在扎制龙头蜈蚣风筝

    耳濡目染,扎制技艺从小就藏于心中

    4月22日,记者来到寒亭区郭洪利的工作室看到,不到100平方米的工作室里挂满了龙头蜈蚣、蝉、蝴蝶等各式风筝,这都是出自郭洪利之手的精品风筝。

    祖祖辈辈做风筝,对削竹、糊纸、描染耳濡目染,技艺从小就已藏于心中。从1989年开始,受风筝会的带动,潍坊的风筝产业已然形成,风筝的价值也一跃而起。当时在印刷厂工作的郭洪利毅然从工厂辞职,专职从事风筝扎制,成为潍坊风筝的传人并爱上了这种“竹与纸”的艺术。

    1992年,随着订单量的增加,郭洪利成立了潍坊奥祥风筝有限公司。他的风筝不仅以精致美观取胜,在材质和安全性上都达到了国际标准,还获得了欧美、日韩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商品质量认证,远销海外。

    匠心独运,一元硬币大小的风筝起飞

    制作精致的小风筝最能体现风筝制作人的技艺水平。在风筝艺人眼中,直径10厘米且能起飞的风筝已经是扎制极限,而郭洪利在十年前就成功扎制了一只只有1元硬币大小的沙燕风筝且成功放飞,让人赞叹不已。这只风筝需要7根竹条,每根竹条粗细只有0.5毫米,相当于一根发丝,还要火烤造型和修研磨细,难度可想而知。

    2011年,郭洪利受邀到义乌市参加“拨浪鼓”节,他专门制作了一个直径10厘米的拨浪鼓造型的风筝。“这是用两根丝线细的竹条搭架做成的板式风筝,修料是最难的,只要稍稍用力不当,竹条就会断掉。”郭洪利说,当时修这两根竹条费了近一天的功夫。放飞中,这只拨浪鼓风筝顺利起飞,飞行高度达到50米,在业内堪称经典。

    追求极致,制作工艺、选材用料都严格

    在风筝“造型优美、轻盈善飞”的传统制作要求上,郭洪利大胆尝试“竹条即线条”的设计扎制理念,分寸之间竹线无凹凸、滞停现象。“风筝好不好,骨架就是标准。”郭洪利说。

    他不仅精雕细琢每一道工艺,选材上也十分讲究。郭洪利介绍,一件风筝产品的竹料选材、卯榫设计、绸绢粘糊、颜料选用、手工绘染、挂线试飞等工艺,都是衡量风筝“非遗”文化含量的标准。其中,仅竹料取材他就能规范到产地、贮青、去油,劈分、浸泡、打磨6个步骤,一个工艺不缺,竹条才能弯曲环绕,风筝才能扎制成为精品。

    凭着这种极致追求,30年来,郭洪利不断荣获国际国内大奖,并参加北京奥运会、上海世博会“中国故事”“中国元素”的“非遗”文化展示。

    海外展演成为一名文化使者

    作为省级非遗文化代表性传承人,郭洪利成为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点名的中国非遗文化的传承代表,经常跟随文化使团到国外授艺展演,他的作品也成为外事礼品。截至目前,他已先后到欧洲、北美洲、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风筝文化艺术交流,成为一名文化使者,将潍坊风筝的传统文化和技艺传播到世界各地。

    2018年5月,受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的派遣,郭洪利参加马耳他国际文化交流活动,他的展演受到马耳他总统秘书处的关注并受邀进行风筝展示。郭洪利用带去的60多只风筝将总统府后花园装点一番,进行了现场教学、展演和放飞活动。活动当天,马耳他总统和外交部大使团以及当地的市民共千余人现场参观,引起了极大的轰动。马耳他总统在例行的大师招待会上特别赞扬了潍坊风筝,并决定将潍坊风筝文化引入当地,每年举办一次风筝节。

    “博采众长,传承经典。”郭洪利坚持在传统技艺的传承基础上进行创新,将剪纸等民间艺术元素融入到风筝制作中,丰富了传统风筝的造型。“只做精品。”这是父亲在传授技艺时对他的要求,这早已融入郭洪利的血脉。文/图 本报记者 陈静静 通讯员 杜在健



关心潍坊大事小情,就关注潍坊新闻网官方微信(微信号:wfnews001)!
     复制内容 责任编辑:   沙莎
 相关新闻  

微信:潍坊新闻网 微信:潍坊生活通 新浪官方微博 腾讯官方微博 微信:潍坊移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