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潍坊报业集团主办
  • 山东重点新闻网站
首页>> 时政要闻 文明办网 文明上网
成语典故与宝都街道
来源:潍坊新闻网   2018-12-12 21:27:56
分享到:
 复制内容    

    全市“四个城市”建设动员大会强调,打造产业强市、文化名市、活力城市、品质城市,为顺利实现现代化强市目标提供坚强保障。会上,市委书记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曙光在着力打造文化名市时要求,深度挖掘和宣传推介与潍坊有关的成语典故,不断提升潍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。宝都街道作为“古城新街道,昌乐核心区”,不仅环境优美、产业发达、宜居宜业,而且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。请看成语典故与宝都街道:

    “危在旦夕”

    “危在旦夕”是一句发生在咱们昌乐县宝都街道,且和孔融有关的成语。说到孔融,大家会很自然的想到“孔融让梨”的故事。《三字经》中的“融四岁,能让梨”,即出处于此。

    那么,“危在旦夕”这句成语如何发生在宝都街道?孔融和宝都街道又有什么关系?

    那是在东汉末年。公元190年,孔融出任北海国相,人称“孔北海”。那时北海国下辖18个县,涵盖今天的潍坊市境域以及莱州市西部。说来这北海国的国都位于剧县,就在今天的昌乐县宝都街道高家河、戴家庄一带。

    当时的北海国,是黄巾军起义闹的最凶的地方。孔融作为这里的地方行政官,出兵屯驻都昌,结果被黄巾军的管亥部包围。孔融见突围无望,形势危急,只好请东莱人(今龙口市)太史慈向平原国相刘备求救。太史慈见到刘备后,说:“今管亥暴乱,北海被围,孤穷无援,危在旦夕。”(见《后汉书·孔融传》)。

    那时,刘备和孔融虽为“同级干部”,但刘备“出道”不久,名气还不大。而孔融作为“建安七子”之首,早已名满天下,“粉丝”众多。见到“大腕儿”有求于自己,刘备很是吃惊地说:“孔北海乃复知天下有刘备邪?”于是,刘备“遂遣兵三千救之。贼乃散走”。

    这也是《三国演义》第十一回“刘皇叔北海救孔融”的故事。同时,这个故事也留下了“危在旦夕”这句成语。意指危险就在早晚之间,后来人们常用它来形容危险就在眼前,情况十分紧急。

    孔融在北海为相六年,如《后汉书》所记,他“收合士民,起兵讲武”、“立学校,表显儒术,举贤良”,深受百姓爱戴。

    “扪虱而谈”

    “扪虱而谈”这句成语流传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了,该典故的主人翁是被范文澜称为“将相群中第一流将相”的昌乐宝都人王猛。

    王猛,字景略,生于公元325年,北海剧(今昌乐县宝都街道,县治在该街道的高家河、戴家庄一带)人,是十六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。

    王猛出身贫寒,曾以卖畚箕为业。但他“博学好兵书,谨重严毅,气度雄远,细事不干其虑。”公元354年,东晋荆州镇将桓温北伐,驻军灞上。此时的王猛,只是一个寒士,他听到这个消息,身穿麻布短衣到桓温的大营求见,在大庭广众之中,一面摸寻身上的虱子,一面纵论天下大事,滔滔不绝,旁若无人,他的见解和神态让桓温感受到他的非同凡响。后来,王猛被网罗贤才的苻坚重用,在前秦官至丞相、大将军,辅佐苻坚扫平群雄,统一北方,被称作“功盖诸葛第一人”。他成就的伟业,连同他的“扪虱而谈”典故流传下来。自此,在许多文人雅士那里,扪虱不仅不是一件令人难堪的事情,反而是一件风雅的举止,扪虱而谈也成为言谈不凡、态度从容不迫、无所畏忌的代名词。就连当代伟人毛泽东,在延安时也曾当着斯诺和林彪的面,宽衣扪虱,斯诺将此写进了他的《西行漫记》里。

    “东阁待贤”

    昌乐县宝都街道物华天宝,人杰地灵,涌现出了三国时吴国重臣滕胤、“功盖诸葛第一人”的王猛等将相。“东阁待贤”的成语典故,则与出生于宝都街道的“布衣丞相”公孙弘有关。

    公孙弘,字季,西汉柳泉国人。这柳泉国属于侯国,在今宝都街道南流泉村和北流泉村。这里三面环水,绿柳绕岸,因此被称为“柳泉”。王莽篡汉建立新朝,因他视公孙弘为偶像,就把“柳泉”改为“弘陆”,以纪念公孙弘。后人取源远流长之意,又改名为“流泉”。

    公孙弘年轻时曾为狱吏,后因犯错而被免职。他40多岁开始潜心研究《春秋公羊传》,由于学习刻苦,很快成为著名学者。汉武帝时,63岁的公孙弘被任命为丞相。据史料记载,公孙弘位在三公,俸禄甚多,但他却身穿布衣、食不重肉。因此,被称为“布衣丞相”。

    公孙弘不仅为官清廉,而且深知“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”。为广招贤才,他特地在自家庭院的东边开了一个小门,建了房舍,用于招才引智,吸纳各地有才能的人,让他们为国出谋尽力。他用自己的俸禄,供给这些有才能的人,以至于自己家无余财。这就是“东阁待贤”典故的来源。

    由于公孙弘广开贤路,接纳人才,这一时期人才济济,成就了西汉历史上的鼎盛时期。后来,“东阁待贤”这一典故,用来指广开贤路,款待、招纳人才。

    “不食周粟”

    “不食周粟”说的是伯夷、叔齐兄弟俩儿的故事,出自《史记·伯夷列传》。这哥俩儿是商朝末年,孤竹国(位于今河北东部)国君之子。他们的老爸临终前让叔齐“接班”,但叔齐却让给老大哥伯夷做国君。俩人让来让去,索性一块儿离家出走。孤竹国人只好“立其中子”,也就是让老二接了班(按照古人“伯仲叔季”的排序,从名字上可以推测,伯夷是老大,叔齐是老三,家里还有一个叫仲什么的老二)。

    伯夷、叔齐听说西伯昌(即周文王)尊老敬老,于是便一起投奔。西伯昌去世,周武王继位后,便开始了讨伐商纣王的事业。当周武王的大军开拔到今河南孟津一带时,兄弟两人赶紧骑马赶去,建议立即停止对商纣王的动武,并批评周武王此举是不孝不义。周武王的手下一听,敢辱骂领导,那还了得,立马拔出剑来要杀这哥俩儿,幸亏被姜太公制止。姜太公说:“这俩人是有义之人。”要求将士们不要为难他俩儿。

    商朝灭亡,天下归为周朝后,伯夷、叔齐认为这是一件可耻之事。于是,哥俩一路向东,来到了今属昌乐县宝都街道的丹水河畔,那时属东夷之地。在这里,兄弟俩儿下定决心,不怕牺牲,排除万难,不食周粟。粟,就是小米,泛指粮食。“不食周粟”,就是不吃周朝大地上出产的粮食。既然不吃粮食,他们就“采薇而食”。薇,俗称“野豌豆”,是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,他俩儿就靠吃这种草本植物的种子为生。

    后来,住在丹河附近的一位妇人对他们说:“你们不吃周朝的粮食,可是你们采食的野菜也是周朝的呀!”妇人的话提醒了他们,于是他们就连野菜也不吃了。哥俩儿就离开丹水河畔,来到在今昌乐县城东八九里地的首阳山上隐居了下来。最终有一天,哥俩儿饿死在首阳山。

    今天,在首阳山上仍留有“夷齐祠”,以表彰他们的品格气节和精神美德。在首阳山脚下的十里堡村大街上,据说曾立有大石碑一方,上刻:“几根傲骨头撑持天地,两个饿肚皮包罗古今”。此碑虽已失存,但这两句话仍在民间流传。

(郝际文)



关心潍坊大事小情,就关注潍坊新闻网官方微信(微信号:wfnews001)!
     复制内容 责任编辑:   值班编辑
 相关新闻  

微信:潍坊新闻网 微信:潍坊生活通 新浪官方微博 腾讯官方微博 微信:潍坊移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