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潍坊报业集团主办
  • 山东重点新闻网站
首页>> 国内 文明办网 文明上网
新生代传承人 让非遗变得更“年轻”
来源:四川日报   2017-06-13 10:01:52
分享到:
 复制内容    

  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名新生代传承人将在九大非遗项目领域展开现场竞技

  在成都市营门口街道花照社区,国家级非遗文化传承人杨华珍和来自阿坝州、甘孜州的绣工们,为社区群众现场展示藏族传统编织、挑花刺绣工艺。

  四川泥塑大师李长青现场制作惟妙惟肖的泥塑作品。

  来自新疆哈密市的刺绣大师卡德尓·热合曼现场缝制绣品。  

  非遗传承人各展绝技

  本届非遗节把非遗传承人作为非遗文化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,借助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的形式来展示非遗文化魅力,宣传和展示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,观众不仅能欣赏大师们高超技艺,还可现场拜师学艺。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活动还进入学校、社区,成为非遗节会中最富观赏性、体验性和趣味性的亮点。

  精彩的比拼,吸引了众多观众围观。本次活动中,“新生代传承人”指的是相关非遗项目的省级以下代表性传承人,其中大多数是非遗传承的年青一代。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在这些年轻人手中,古老的手工技艺有了新灵感、新活力。 

  新灵感:

  通过竞技碰撞创意火花

  李德敬从小便随家人学习绵竹年画,如今他已经掌握了全套技艺,等待进一步强化巩固后正式“出师”。“参加这次活动,希望能跟同行交流经验。”

  为了吸引评委和观众眼球,不少传承人带来了“独门绝技”。现场众多木版年画传承人中,王怡璇显得有些特别:别人都用木版印刷,她却用毛笔蘸着颜料在纸上填色。“手工填色是凤翔年画的古老技艺,现在只有定制产品才会用到。”

  现场评委、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徐艺乙认为,这样的竞技活动很有创意,是一种对传统的发掘与再创造。“通过竞技活动,观众也有机会了解非遗制作过程。”

  “不同于展演、展览等形式,‘竞技’将人、物乃至生活串联起来,用整体、活态、生动的方式展现非遗、传播非遗。”本届非遗节成都执委会国际展览部部长张擎说,“竞技”的重点并非名次,而是促进相关项目之间的交流,碰撞新的创意火花。

  新产品:

  古老非遗也能年轻时尚

  竞技活动现场,北京宫毯传承人雷洁坐在织机边一言不发,只有手中的梭子往来穿梭。织机上方的一张红色芍药图,将是这件作品最终的模样。

  北京宫毯有700多年历史,是中国宫廷艺术的重要代表,“九龙图”等更是其中的珍品。然而过于显赫的“家世”,也使得宫毯的传承和推广举步维艰。近年来,随着雷洁等年轻传承人加入,宫毯开始“接地气”,开发小件“民用级”装饰品。

  重庆荣昌夏布传承人马琳沁的桌上,一匹夏布的定价高达3500元,令现场观众连连咋舌。马家原本就从事夏布织造和经营,不过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他们的产品品质还相对粗糙、品种也比较单一,只能将“胚布”作为原材料销往日韩等国,由对方进行衍生品开发。

  马琳沁心里清楚,想要占有市场,产品必须提档升级。除了对夏布织造流程进行优化,她还开动脑筋开发了一系列创意产品:将夏布与绘画、钉珠等工艺结合,研发出夏布手工钉珠抱枕;针对喜欢茶艺、茶道的人群,又结合绘画、缝纫等方式,开发了具有日本风格的桌旗产品。“原本很‘土’的夏布,变得既年轻又时尚。”

  新活力:

  不断“充电”才能推陈出新

  传统的“师带徒”,已很难满足新生代传承人的胃口。他们中不少人拥有高等教育背景,将所学运用到传承实践,还不断“充电”应对传承需求。

  2009年,王怡璇从上海某高校装潢专业毕业,由于对凤翔木版年画的喜爱,开始学习年画创作。接受过系统的美术教育,王怡璇在造型、审美等方面得心应手。近年来,她开始与一些从事设计的大学同学合作,进行年画产品包装、推广。

  意识到相关知识的欠缺,一些新生代传承人除了精研技法,还主动借助相关平台“补课”。2016年,马琳沁报名参加清华大学针对非遗传承人举办的培训项目,分到“笔墨纸砚班”进行1个月学习。“听了韩美林等很多名家的讲座,拓宽了自己的视野。”

  更加幸运的是,马琳沁在培训中结识了一位宣纸制作传承人,两人后来合作开发出一款“跨界”笔记本。“一半是夏布,一半是宣纸,推出之后很受欢迎。”受此启发,马琳沁最近准备再次进行跨界合作,开发夏布与金属工艺相结合的茶漏。

  李德敬大学专业为广播电视新闻,他并不觉得与年画毫不相干。“事实上,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手段进行产品推广,新闻传播知识一定能发挥作用。”(记者 余如波 记者 尹钢 摄)



关心潍坊大事小情,就关注潍坊新闻网官方微信(微信号:wfnews001)!
     复制内容 责任编辑:   聂毓
 相关新闻  

微信:潍坊新闻网 微信:潍坊生活通 新浪官方微博 腾讯官方微博 微信:潍坊移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