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潍坊报业集团主办
  • 山东重点新闻网站
首页>> 高新开发区新闻 文明办网 文明上网
清池家风:勤俭家风入生活 节约美德永相传
来源:潍坊新闻网   2017-05-11 16:17:15
分享到:
 复制内容    

    (通讯员 张敏)工作勤劳,生活节俭,小到一个人、一个家庭,大到一个国家、整个世界,要想生存,要想发展,都离不开“勤俭节约”这四个字。岳家社区的岳展之,自幼受母亲的影响,做事勤劳,生活节俭,更是把母亲言传身教的“勤俭节约”当做家风,自省己身,教育后代。

    在岳展之的记忆中,最早让他体会到勤俭节约的人就是自己的母亲。“父亲在外工作,家中只有我们6个人一起生活。我十几岁的时候,正好赶上三年困难时期,食物匮乏的年代,每个人都对勤俭节约有着不一样的做法,我的母亲就为我们兄妹做了非常好的表率。”岳展之说,

    “早起三天,顶一上午,这是母亲经常对我说的一句话。”岳展之说,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每天早起挤出来的时间,积少成多就能节约出许多时间,能做许多事情。“母亲的勤劳也来自于此。”回忆起那段艰苦的日子,他的眼前顿时涌现出母亲勤劳的身影。

    “那时候食物匮乏,吃的最多的就是地瓜。”岳展之说,用地瓜面做的馍发黑,难以下咽,聪慧的母亲把地瓜面中加入一点咸菜丝,揉成小团,像煮肉丸一样煮地瓜球,让食物变得美味。准备完伙食,母亲还要马上赶去生产队干活,挣工分来补贴家用。

    不仅食物匮乏,生活用品也极度紧缺。因为常年干农活,大部分人的布鞋消耗很快。“那时候母亲就会积攒许多别人不要的破布条,用浆糊把整理好的破布条一层层黏住,黏成厚厚一层,纳成鞋底,再用稍微好一点的布做成鞋面。”岳展之说,在苦难日子里,正是因为母亲持家有道,勤俭节约,才养育他们兄妹多人长大成人。

    勤俭节约的“家风”,岳展之不仅自己坚持,他还教育自己的后辈也要做到。在对待孙子们的教育上,他尤其重视。

    岳展之的孙子今年10岁,每次在吃饭的时候,饭碗里总会留下饭底。“喝粥的时候,碗里总是会剩下好多米粒。”岳展之觉得浪费食物的做法一定要让他改正。

    有次,岳展之问孙子,在学校里有没有学《悯农》这首古诗,孙子说学过。“我就让他把《悯农》背诵一遍。”孙子背完之后,岳展之给孙子讲这首诗的含义,让他明白饭桌上的粮食得来不易,一粒米也不能浪费。“现在孙子已经不浪费粮食了,每次吃饭都吃的很干净,看到别人碗里有剩饭,他还会督促别人把饭吃干净。”孙子变得如此懂事,岳展之很是高兴。“无论生活好坏,勤俭节约的家风,一定要代代传下去,让后辈们都从中收益。”岳展之认真地说。



关心潍坊大事小情,就关注潍坊新闻网官方微信(微信号:wfnews001)!
     复制内容 责任编辑:   聂毓
 相关新闻  

微信:潍坊新闻网 微信:潍坊生活通 新浪官方微博 腾讯官方微博 微信:潍坊移动